關于印發《陜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
陜建發〔2018〕238號
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文物局、省人防辦、省地震局、省氣象局、省消防總隊,各設區市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韓城市政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依據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三年行動計劃》和《2018年工作要點》,對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33號),學習借鑒江蘇、浙江、上海、天津等省市的做法,特研究制定《陜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及辦事指南、辦事流程,現印發你們參照執行,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相關政策盡快落地、取得實效。
陜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全省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增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指導性和操作性,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和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三年行動計劃》和《2018年工作要點》,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適用范圍
政府投資的審批類建設項目和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工程。
二、基本原則
?。ㄒ唬┣袑嵽D變服務理念。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盡快建立工程建設項目預審服務機制,變坐門等客為主動上門服務,提前研判項目的可行性,逐一列出工程建設項目推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清單,盯著問題跟蹤指導,使問題在一線解決、進度在一線體現、成效在一線顯現,保證申報材料一次性申請成功、要件齊全完備。
?。ǘ┚喺显僭炝鞒?。堅決取消各種沒有法定依據的搭車事項、前置條件及中介服務。必須進行許可審查的事項,能并則并,能合則合,同一審批事項不再其他環節重復審查,最大限度地簡化審批環節,優化辦理程序。
?。ㄈ┐竽憚撔聦徟绞?。各級職能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創新行政審批模式,大膽推行書面承諾、函證辦理并行等方式,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項目單位依據有關函證辦理相關事項,承諾所有項目審批手續在規定時限內辦理,達到項目卷宗資料完整、審批案卷材料齊全。
?。ㄋ模└鞑块T加強協同聯動。每個審批階段確定一個牽頭部門,實行“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由牽頭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嚴格按照承諾時限完成審批、審查任務(各階段牽頭部門分工見辦事流程)。
三、推進措施
?。ㄒ唬┱蟽灮瘜徟鞒?。
1.清理規范審批服務事項。取消施工合同備案、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審批等事項。取消建設項目水資源認證報告審查,納入取水許可。取消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自行設立的沒有法定依據的保證金、押金、保險、市容規費收繳、資金到位證明等施工許可前置事項,改為由建設單位在承諾時限內繳納各種規費,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責任單位: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優化細化聯合審批流程。根據工程建設項目類型、投資類別,按照政府投資的審批類、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分別細化審批流程,確定審批階段和審批事項。簡化社會投資的中小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對于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實行一口進件、一口出件。各市(區)政府加強對相關職能部門力量整合,配精配強業務骨干,依托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設立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服務窗口,集中相關職能部門業務,按照“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牽頭負責,并聯審批”的運行模式,統一接件、統一出件。每一個審批階段申請人只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不同審批階段的審批部門應當共享申報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并聯審批制度,由各市(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制定。(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文物局、省人防辦、省地震局、省氣象局、省消防總隊等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ǘ┍M量減少審批前置條件。
1.精簡整合審批、核準前置條件。政府投資的審批類建設項目審批(不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設項目)及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只保留規劃選址(審批類項目在項目建議書后完成)、用地預審兩項前置審批,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地震安全性評價等評價事項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準條件,地震安全性評價在工程設計前完成即可,其他評價事項在施工許可前完成即可。(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環保廳、省地震局等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探索“區域評估”審批模式。在明確功能定位的基礎上,以功能區或園區為單位,依據控制性規劃,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對地震安全性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考古調查勘探和文物影響評估等事項實行區域評估,實現區域內建設項目共享評價結果、規劃目標統一,縮短項目落地時間。(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地震局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大膽創新試行承諾辦理方式。對于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且不會產生嚴重后果的事項,或對已實施區域評估的工程建設項目,推行告知承諾制度,公布告知承諾的審批事項清單及具體要求,企業向相關審批部門出具承諾書,承諾其符合審批條件并在規定期限內提交材料、按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后,啟動項目建設;審批部門在規定期限內對企業履行承諾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沒有履行承諾的,依法予以處理,由企業承擔違反承諾造成的法律責任和所有經濟損失;依托社會公共信用平臺,對于存在失信行為的企業,不得適用承諾審批制度模式。(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ㄈ┖喕ㄔO項目審批環節。
1.精簡整合項目審批評審環節。符合控規及規劃條件的工程建設項目,在辦理有關土地手續后,建設單位可以申請規劃條件核驗,與建設工程總平面圖合并審查。對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使用已批準建設用地的項目,不再辦理用地預審手續。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一并進行設計方案審查,由發證部門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其他部門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單獨審查。(責任單位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各個階段實行同步并行辦理。對涉及兩個以上部門共同審批辦理的事項,實行由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審批服務窗口統一協調,由牽頭部門組織相關單位同步聯合圖審、聯合踏勘、聯合驗證、多證聯辦,做到“一窗受理、并聯評審、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與施工許可同步辦理。(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承諾辦理時限。對于能夠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方式替代的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協作事項,將用地預審意見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文件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用地批準手續在施工許可前完成即可;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提前到施工許可證核發后辦理,在工程施工階段完成相關設施建設,竣工驗收后直接辦理接入事宜,最大限度壓縮施工許可辦理時限。對標全國統一標準,逐步實現我省政府投資的審批類工程建設項目、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120個工作日、90個工作日。(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ㄋ模┖喕瘍灮ㄔO項目招標投標。
1.簡化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手續。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建設項目,必須依法進行招投標。非國有資金項目由建設單位自主選擇發包方式,有關部門依據發包合同辦理相關手續。
2.優化建設項目招標辦事流程。依法采用公開招標方式且選擇委托招標和全部招標的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項目,在項目審批前可先行開展招標活動,勘察、設計、監理招標同步辦理,不再單獨核準。對審批類公共服務建設項目,在保證招標投標工作質量前提下,招標人與投標人可協商確定與工程規模相匹配的投標文件編制時間,項目單位依據建設項目設計方案的核準意見辦理開標手續。(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發改委等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ㄎ澹┤嫱菩兴膫€聯合會審模式。
1.推行并聯評價(審)的辦理方式。推行并聯評價模式,由擁有多項技術咨詢資質的同一家或幾家咨詢服務機構,選擇不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并聯評價項目組”,同步編制項目項目申請報告(核準類)、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類)、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職業衛生評價、安全評價、地質災害評估等技術咨詢服務工作。推行并聯評審模式,同一階段的評審事項統一組織并聯評審,一站式完成環境影響評價評審、職業病危害評價評審、安全評價評審、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節能評估評審、地質災害評估評審等工作。并聯評價(審)制度及專家庫建立,由各市(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環保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推行施工圖并聯審查的方式。加快推進施工圖并聯審查,按照“統一標準、整合機構、聯合審查、結果互認、共同監管”的思路,對已取得經住建、人防相互認定的圖審機構,在充實專業技術審查人員后同時具備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消防、人防等綜合技術圖審能力后,由其集中進行施工圖審查,消防、人防不再單獨進行相關技術審查,依據圖審機構的審查報告進行核準確認。多圖聯審的具體實施辦法由各市(區)結合各自實際制定。(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省人防辦、省消防總隊牽頭負責,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推行聯合踏勘的辦理方式。對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各階段涉及的行政許可事項及服務事項,需要兩個以上審批部門進行現場踏勘的,建設單位向建設項目綜合窗口統一提出申請,牽頭部門協調組織相關部門統一進行現場踏勘,由窗口一次性向建設單位反饋意見。聯合現場踏勘管理辦法由各市(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4.推行聯合驗收的辦理方式。按照“統一標準、聯合測繪,以測代核查、核審分離、多驗整合、依法監管”的思路,對涉及規劃、環保、消防、人防、檔案、市政公用等部門和單位的驗收測量事項,實行“一次委托、統一測繪、成果共享”,由建設單位委托測繪機構進行竣工綜合測繪,并將工程實體測量結果與聯合批準的施工圖進行比對,出具竣工綜合測繪報告。相關部門和單位依據竣工綜合測繪報告、專業檢測報告等技術材料和其他必要的材料,實行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實行竣工備案一次性即時辦理,整合各類專項竣工驗收備案辦理環節。聯合驗收實施辦法由各市(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人防辦、省消防總隊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涌祉椖繉徟畔⒒ㄔO。
1.搭建項目聯合審批監管系統。各市(區)要加強統籌安排,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設。2018年底,渭南市、延安市建成審批管理系統,接入陜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上簡稱“在線平臺”);2019年,省級及其他各市建成審批管理系統并接入在線平臺,項目涉及的所有事項、手續和環節實現一口式、同步并聯辦理,集成相關基礎信息、投資項目信息、辦理過程信息、審批業務數據,全程鎖控項目信息和辦理過程。
2.實行建設項目審批信息共享。依托在線平臺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加快推進省、市(區)、縣三級跨部門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推行申請材料、審批證照和批準文件電子化,解決“信息孤島”問題,實現信息資源實時共享。同時,逐步運用CA(電子認證機構)認證和電子簽章等安全技術,有效解決項目審批互為前置條件、重復提交申請材料等問題,形成全過程信息資源共享的工作平臺。(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等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ㄆ撸┨嵘椖繉徟招?。
1.清理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各市(區)要全面清理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事項,凡沒有法定依據或國家已明文廢止的項目審批中介服務環節和中介機構出具的行政許可要件一律取消,各類評價事項與行政審批并行推進,不得重復審查、互為前置、相互制約。
2.大膽創新中介服務模式。各市(區)要通過設立中介服務窗口、全程代辦、成立中介服務超市、培育“聯合中介”機構等形式,按照承諾辦結時限、收費依據及標準、委托人提交的材料、文本格式內容“四規范”要求,加強中介機構服務行為規范,確保在承諾時限內完成各類報告的評估(價)、編制、審查及測量(繪)任務,不得影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推進。
3.加強中介市場行為監管。各市(區)要加強對中介機構的市場執業行為的監管,實現中介服務提供的行政許可要件與行政審批信息縱橫聯動、互聯互通。建立中介機構信用檔案制度,強化中介機構的信用管理,將中介機構提供項目審批要件評價結果納入其信用檔案,并在行政許可服務系統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ò耍┩晟祈椖繉徟諜C制。
1.建立聯合預審服務機制。各市(區)要依托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窗口建立提前預審服務機制,針對不同類型項目提前介入、上門服務、超前輔導、預審預核,指導建設單位充分做好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申報材料要件齊備、一次性達到窗口進件的規范要求。
2.嚴格落實“一口受理”。對建設項目涉及的審批事項、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其他類型服務事項,由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服務窗口指導建設單位“一口進件”,然后由牽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分階段并行辦理、鎖定時限,審批辦結后由窗口“一口出件”。
3.提供聯合審批服務保障。市(區)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暢通工作渠道,盡快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運行機制,為實施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做好各項服務保障,落實聯合審批服務場所、設備設施以及現場踏勘、上門服務所需車輛,實施聯合審批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ň牛┣袑嵦岣唔椖繉徟|量。
1.建立聯合審批會商會審協調機制。各市(區)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積極推動項目聯合審批辦理進度,及時協調解決聯合審批中遇到的問題。涉及省級審批事項,依照各市(區)項目審批運行模式,相關部門應在承諾時限內完成審批審查服務事項。
2.不斷完善項目聯合審批監管系統。通過在線平臺獲取項目統一代碼,將項目代碼作為項目全周期唯一的身份標識代碼,完善到期預警、超期警示、催辦督辦、過程糾偏、異常處理等功能,打通全省縱向、橫向相關審批部門和監管部門信息共享通道,實現審批流程全公開、審批信息全共享、審批行為全監控。
3.采取隨機抽查形式加強檢查督導。結合季度、半年和年終營商環境考核,采取隨機檢查施工許可證辦理、隨機抽取上報項目等方式,加強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實施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對于工程建設項目應進未進聯合審批程序辦理、未嚴格執行聯合審批流程和未按承諾時限辦結等問題,限時進行整改,并將抽檢情況納入各市(區)考核通報。(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ㄊ┘訌婍椖繉嵤┑氖轮惺潞蟊O管。
1.實行誰審批、誰負責。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嚴格把關項目審批,并對行政許可審查的內容負責,制定規范項目審批實施的具體措施,建立審批責任追究制度,推進項目審批規范化、標準化。
2.強化誰主管、誰監管。各監管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責,依法加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督檢查,對建設單位未在承諾時限內履行承諾事項的,及時建議審批部門撤銷行政審批決定,并從嚴從快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限期進行整改。
3.實施全過程有效監管。各市(區)政府要厘清審批部門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監管責任界限,實行“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管、失信有懲戒”的管理模式,堅決糾正項目審批和監管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實現全過程、全環節、全方位監管。(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四、操作流程
通過審批流程再造和改革,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及公共設施接入服務行為,推動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公共設施接入服務流程規范化和標準化,實現項目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2018年底前,渭南市、延安市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0個工作日,其他各市及楊凌示范區、韓城市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0個工作日;2019年,渭南市、延安市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90個工作日,全省所有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0個工作日;到2020年,全省實現政府投資的審批類建設項目12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90個工作日辦結的目標。
按照工程建設項目類型劃分審批流程,政府投資的審批類建設項目分為立項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初步設計審批、項目開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分為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項目規劃及用地審批、項目開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各階段許可事項主要包括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選址意見書核發、用地預審、用地規劃許可、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施工許可證核發、聯合驗收、竣工驗收備案等,涉及其他行政許可、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事項納入相關階段辦理或與相關階段并行推進。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
前期土地儲備整理。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統一采用“標準地+承諾制”的供給模式,由土地儲備機構牽頭辦理國有儲備土地出讓前的用地相關手續。土地整理期間,涉及國家安全事項、控制地帶內文物保護評估、工程項目綠化、防洪影響評價、抗震設防要求備案、環境影響評價,及現勢地形圖、土地實測等有關審批(查)服務事項納入土地出讓方案,土地受讓方取得土地時,有關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許可、建設用地預審等前期手續應全部完成,其中依法確需履行其他審批手續的,由建設單位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在承諾時限內依法辦理。本階段未涉及建設單位,不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計時。(責任單位省國土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一階段項目核準備案及用地許可階段
本階段由發改部門牽頭,累計用時15個工作日,其中行政審批10個工作日,涉及中介服務及其他許可事項并行推進。建設單位首先委托中介機構編制項目申請報告(備案類無需編制)、建設項目節能報告、水土保持方案等,建設單位在開工前取得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其他評估審查事項按照辦理事項要求完成。然后持相關材料到窗口統一進件,同步辦理建設項目核準備案、取得國有土地不動產權登記及取水許可、地名命名變更等事項。以出讓方式取得用地的項目,建設單位在簽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及相關稅費后,即可委托有資質的測繪單位進行權籍測量,申請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取得不動產權證書。(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二階段:項目規劃、用地審批階段
本階段由規劃部門牽頭,累計用時60個工作日,其中行政審批20個工作日,涉及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工程招投標及其他許可事項并行推進。建設單位首先委托中介機構編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等文件,同步開展勘察、設計、監理招投標工作,同步編制施工圖設計、人防工程防護設計文件、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消防設計、節能設計及規劃放線測量技術報告等;相關材料齊備后到窗口統一進件,同步辦理規劃條件核驗確認、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同步辦理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同步委托中介機構開展施工圖聯審,發布資格預審公告、受理資格預審文件,組織投標人資格預審;適時發布建設建設項目投標公告,組織開展招投標工作。(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三階段:項目開工許可階段
本階段由住建部門牽頭,涉及事項即時辦結。建設單位完成法定審批審查事項后,持相關材料到窗口統一進件,辦理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和施工許可證核發。供水、供電、供熱、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提前到施工許可證核發后辦理,在工程施工階段完成相關設施建設,竣工驗收后直接辦理接入事宜。(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四階段:竣工驗收備案階段
本階段由住建部門牽頭,累計用時15個工作日,其中行政審批10個工作日,中介服務5個工作日。建設項目主體竣工,同步完成竣工圖紙、各類工程竣工驗收技術報告、監測報告、各種設施的檢測合格證、項目竣工驗收報告及填寫相關專業竣工驗收申報表、相關文字材料說明后,到窗口統一進件,提出竣工驗收聯合驗收申請。相關部門對涉及的人防、消防、環保、綠化、檔案、國家安全、工程建設規劃等進行專項聯合驗收、限時辦結,建設單位同步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省人防辦、省消防總隊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政府投資的審批類建設項目
第一階段:立項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階段
本階段由發改部門牽頭,累計用時35個工作日,其中行政審批25個工作日,涉及中介服務及其他許可事項并行推進。辦理土地手續前,建設單位委托中介機構編制項目建議書、建設項目節能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涉及國家安全事項、控制地帶內文物保護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核定用地圖、現勢地形圖,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同步辦理相關審批(查)的事項,然后持相關材料到窗口統一進件,辦理建設項目核準備案;同步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選址意見書核發、項目可性研究報告評審等手續,同步開展防洪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綠化、文物保護等編制工作及必須進行的審查事項。建設單位在開工前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件,涉及需辦理的事項: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和抗震設防要求備案。
以劃撥方式取得用地的項目,建設單位在取得建設項目用地批準書后,即可申請劃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取得不動產權證書。需要進行權籍調查的應當委托權籍調查機構進行權籍調查,無需再單獨委托測繪。(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二階段:初步設計審批階段
本階段由規劃部門牽頭,將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及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階段合并為初步設計審批階段,累計用時65個工作日,其中行政審批23個工作日,涉及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及工程招投標并行推進。建設單位辦理建設項目核準備案的同時,委托中介機構編制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同步開展勘察、設計與施工、監理招投標工作;同步編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含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工程設計方案)、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及權籍測量等文件,然后持相關材料到窗口統一進件,同步辦理規劃條件核驗、初步設計審批、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及取水許可、地名命名變更等手續,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同步編制施工圖設計、人防工程防護設計、消防設計、建設項目節能設計、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消防設計及規劃放線測量;同步完成相關技術審查,并委托中介機構開展多圖聯審,同時發布資格預審公告、受理資格預審文件,組織投標人資格預審;適時發布招標公告,組織開展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工作。(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三階段:項目開工許可階段。該階段由住建部門牽頭,涉及事項即時辦結。除增強最高限價備案外,操作流程與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相同。(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第四階段:竣工驗收備案階段
本階段涉及辦理事項(聯合驗收、竣工驗收備案)時限(20個工作日)與社會投資的核準(備案)類建設項目相同。(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人防辦、省消防總隊牽頭負責,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各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五、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市、區(縣)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部署要求,從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切實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將這項改革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結合本地區實際,全力組織推進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流程再造實施工作。
?。ǘ┱J真抓好落實。各市、區(縣)相關部門要認真按照全省統一部署,研究細化實施細則,明確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緊密銜接,密切配合,形成整體合力,確保相關工作落實到位。結合本地實際,加大改革創新、流程再造的力度,推進“提前介入、多評合審、多圖聯審、并聯審批”落地生根,減少重復要件,壓縮審批時限,切實提高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的整體效率和便利化程度。
?。ㄈ﹪栏駡绦幸幊?。各階段牽頭部門要按照中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相關政策,對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涉及的事項、要件、流程進行統一設計和相應調整。各配合部門要將建設項目涉及的各項審批、審查集中在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服務窗口辦理,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禁違規抬高門檻、擅自增加要件、人為增加環節、隨意增設前置條件等行為,確保項目依法合規、高效審批。
?。ㄋ模┘訌姳O督檢查。各地要加強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強化對相關改革措施落實情況的督查。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將會同省考核辦、省統計局加大檢查抽查力度,對違反聯合審批規定的有關行為嚴格追究責任,嚴肅查處不按照聯合審批規程辦理、讓企業和群眾“分頭跑、多次跑、長時間跑不出結果”的問題,定期通報有關情況,并納入綜合績效考評,保障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制度改革順利推進。
c.r